#03
【記住呢分鐘】
還有龍獅運動
每晚7點鐘,你在做甚麼?
他正在晚飯,亦為晚上的練習和課堂做準備。他是香港龍獅運動員 陳育生。
藝術 X 龍獅運動=延續
兒時學運動,有人練足球,有人學游泳,陳育生卻因為在學校接觸到舞龍舞獅,
自此喜歡上這項蘊含文化典故的運動。

農曆新年,店舖開張,我們會見到舞獅採青,可在節慶以外,便少見舞獅的身影,要以這運動作為正職的話,該如何經營?「主要是教學,就好像我的小時候,就因為有龍獅教練把這運動推廣到校園,讓我接觸了。這是最直接把這傳統運動傳承下去的途徑。」除了教學,龍獅運動也積極跟上潮流,會跟不同的藝術團體合作,以嶄新的形式呈耐傳統的舞龍舞獅。

「從前的獅頭設計來自劉備、關羽、張飛,一位人物一種顏色,而黑色的獅頭通常是『踢館』用的,但隨著時代的演變,獅頭的顏色也更多元,更多變化,黑色獅頭也不一定代表『踢館』,更重要的是能配合不同的表演。」陳育生補充,期望把龍獅運動融合藝術,增添運動的深度與延續性。

陳育生所屬的「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」做與舞蹈家楊春江合作劇場《舞・師》,讓舞獅與藝術表演結合。
香港「獅」生活
於香港做運動員困難,當龍獅運動員更難。「始終這項運動不是主流運動,很難會見到有人主動上門想要學習。其次就是我們要找到練習場地也是有難度,我們經常會用到梅花椿,把椿放到場地,設置需時,也容易把場地弄花,沒有一個場地是適合我們練習的,所以練習場地對我們來講又是一個難題。」

醒獅團現在會於大廈的天台練習。
至於最直接的收入問題呢?「如今加上疫情的關係,的確是難以維持生活的,所以我也有其他龍獅運動以外的兼職幫補生活。」而其實成為全職的龍獅運動員和教練之前,陳育生嘗試過不同的職業。

很多個晚上,陳育生也在社區中心教授小朋友龍獅運動。在疫症期間,大家都要戴上口罩上課。
「清潔地毯、侍應、室內設計等,很多行業和工作我都做過。而當你的工作不是你的興趣,始終是不快樂的事,所以最終我也選擇了當一位龍獅運動員。」不過很多時候,把興趣變成了工作,那樣興趣又會慢慢變得讓你生厭,但在陳育生的心中,龍獅運動除了是工作,也是使命,所以不會對工作生厭。

「這樣講好像很偉大,但我真的覺得,要是龍獅運動是不值得留存下來,早就失傳了。而舞龍舞獅除了是我的工作,我也想透過它,為小朋友帶來懷抱夢想的空間。」
身為一位龍獅運動員,生活的路崎嶇不平,但所有美好而偉大的事,從來得來不易。
記住呢分鐘,陳育生正承傳龍獅運動文化。
撰文:梓朗
攝影:輝鴻、太古坊ArtisTree
美術:輝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