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working talking】

影響生命 從地攤開始

ball_web_opt2.jpg

英國的文藝氛圍讓許多人著迷,存留古典調子的大街窄巷,具歷史故事的大小建築,給這國度繪畫出一抹瑰麗包裝。因為如此濃厚的藝術養份,令許多藝術家決定前來生活,包括一位來自香港的畫家 / 設計師 — 波子(丘凱嵐)。然而,她離開香港,前往英國的決定背後,是為著一個偉大的理念。

申請簽證  有驚無險

對波子而言,前往英國的念頭就好似一顆從小紮根在腦海的種子,隨年紀增長,種子便更拙壯長大。在香港的她,有穩定的生活,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,可即管日子安好,英國卻在思緒中縈繞不散。念念不忘,必有迴響,碰巧有朋友要前往英國Working Holiday,她亦對自己說:「是時候了。」

drawing1_paris.jpg

  波子的畫作會取材於現實世界,但所呈現的,卻是不一樣的意境,如她所言,那像是一個充滿愛的國度。

然而往外闖,不是只得一腔熱血便能成事,當中摻雜許多外來因素。例如申請簽證的過程裡,就因簽證辦事處出錯,使波子差點不能成行,「他們誤會了我的護照類型,於是也以錯的方法處理申請,並在後期才發現到,幸好來得及補救,但卻又出現了另一個問題。」那問題就是本來有兩年期限的工作簽證,竟寫錯了生效年期,令波子的簽證只得一年時間。

drawing2_england.jpg

「我馬上發電郵給證件簽發中心,拆解事件,希望可以盡快弄妥。而其實當時我已被折騰得有點累,懷疑是不是該取消計劃了,沒想到他們在兩小時後致電給我,更正錯誤,讓我順利出發。」波子再說:「回想起來,整件事使我覺得所有事情都有著安排。」她說著,笑著。我聽著,瞥覺要是生命一直都平鋪直敘,缺少種種驚險,回憶也許亦不能逗笑我們了。

橋的後半段

出發之前,波子對倫敦生活已有部署,她計劃到埗後便擺地攤,更計算好只要每天賣出一定數量的畫作,一個月的開支及房租就得已解決。可幻想跟現實從來隔著距離,初來倫敦,天氣不似預期,得靜候兩星期,才到Covent Garden擺地攤。

box.jpg

  每逢外出擺攤,波子都會攜帶一個木箱,這「戰友」跟她經歷過各種難熬天氣。

但甫開始地攤生涯,便碰上警察的迫趕,唯有拿著擺攤的木箱,逐個景點試探,最後去到London Eye,碰到一位好警察的溫馨提示,猶像為她點燃一盞燈。「他也是請我離開,但同時間給了我一個建議,他指著不遠處的Golden Jubilee Bridges,說那條橋的前半段屬於遊客區,但後半段則是自由空間,只要在後半段擺攤便安全了。」

england.jpg

  這條橋,正是波子當天擺地攤的地方,與她經過時,她想起許多在橋上的回憶。

於戶外工作,終歸要望天打卦,尤其在眷戀陰天的倫敦,天氣更成關鍵。「大約在橋上擺了地攤一個月,我認為是時候前往另一個階段,正當我有這個念頭時,某個陰天,橋上颳起大風,差點把我的畫吹到河裏,那些都是真跡,是花了一個月時間去畫的作品,那一刻我有種強烈感覺,真的要往下一站了。」

倫敦・香港・市集

接着,波子打算進駐市集,但卻遇到許多意料不到的情況。「在香港的角度看,會覺得歐洲的市集多樣精彩,但真相正是因為市集在這邊太普及,所以當地人多數都只是『逛』,很少在市集消費。又在我們擺攤人一方去看,便見到這邊的市集很堅持本土化,他們想把攤位留給英國的藝街家,於是外地,甚至是香港的藝術作品,要打入這邊市集很有難度。」

england_market.jpg

  在英國擺市集期間,也吸引到外國媒體採訪。

波子接著說,所謂沒有想到的情況也關係到檔攤的基本細節,以至營運,例如香港的市集通常會有一個大會主辦方,為攤位準備好基本的椅子,桌子,在英國的市集,卻是甚麼都沒有,桌子,木板,任何大小設備都得自備,尤其對一個遠地而來的女生來講,這些基本都成為了難題,幸而跟她擺檔的,有一位同是來自香港的設計師,互相照應,困難也減了一半。

england_market2.jpg

「這樣一來,我其實覺得在香港擺攤比較好,或者因為市集少,所以香港人更會珍惜,又因為這邊市集多,很多攤檔裏面的人,其實都不是藝術家,他們賣複製品,純粹只是做生意,讓市集的質素不一,也讓事情變質。」波子說。

最好的後盾

要看到實際跟想像的差距,還是從一件事最能清楚看見,就是金錢。擺地攤至進駐市集給波子帶來充實生活,但始終不能帶來穩定收入,於是有一陣子,她去了當嬰兒褓姆。「因為始終要生活,所以就去幫人家照顧小孩,也算是一個很好的體驗。」

europe.jpg

  除了倫敦,波子亦在歐洲其他城市擺過地攤,客人的笑容,跟她的每個互動,都讓她感恩和快樂。

不過回想到早前的低谷,以及在香港時作出離開決定的時刻,她很想感激家人的支持。「在之前擺攤的期間,收入很不穩定,一些必要的開支,也得靠家人幫忙。」

holland.jpg

還有一直默默支持她的弟弟,「記得我對弟弟說要來英國兩年時,他對我說,不用擔心家裡,他的確也肩負起家裡開支,我真的很感動,直到上機一刻,他還叫我盡情去做想做的事,別讓將來的自己有半點後悔。」整段訪問,波子說話時都夾雜著笑聲,儘管是談到生活的低潮,她的笑容還是有力的流露快樂。講到家人,她變得平靜,眼框泛著淚光,當我想要掏出紙巾,她的笑聲又回來了。

paris.jpg

上天總會眷顧散發正能量的人,因為世界需要他們維繫人與人之間的美好,波子就是那一種人。現在,她得到一份兼職設計師的工作,也準備修讀「聖經與多元文化」課程,生活算是平穩下來了。

我的志願

還以為,波子前來英國是為了尋獲創作靈感,卻原來促使她出走的,是一個更偉大的理想。

drawing.jpg

「我是基督徒,幾年前跟朋友在英國自駕遊,穿州過省途中,經過很多宏偉的教堂,但朋友說,這些教堂通統空置了很久。我頓時生起一陣感慨,我不想自己所信奉的宗教存在這種狀況,於是很想為信仰出一份力,這也是我為何想回到英國的原因。」她繼續解說:「所以,我過來英國擺攤位,也是想讓畫作更容易接近大眾,藉此傳遞愛和正能量。」

Switzerland.jpg

她用畫作去影響生命,到將來,她想成為教師,繼續影響生命,

 

「我想接觸不同的年輕人,將我在這些年學到和感受過的,傳達給他們。特別是早陣子看到香港學生自殺的新聞,讓我更想實踐這想法。香港的學生很大壓力,而我實在很想關心他們,記得我以前的老師,都會跟我們打成一片的,我很希望能成為這樣的老師。而在前往這目標的道路,我會遵循信仰給我的指引。」

撰文:丁健峰

攝影:B /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

美術:Lawrence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
#Working Talking

 

寫在外地工作的人物故事。每個離家的人都會經歷尋找、迷失、懷疑等自我發現的過程,這些真人真事觸動了我,期望也為你帶來啟發與感動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