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英式下午談

#英式下午談


一場英式下午談,分享英國事,英國人,英國的千百樣生活。

猶如王冠的倫敦塔橋.jpg

猶如王冠的倫敦塔橋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「這橋很美,但你肯定來了很多次吧,不膩嗎?」

 

朋友不愛觀光景點,只喜歡逛倫敦小巷,但為了拍張與知名景點的合照給家人看看,我還是陪他去了倫敦塔橋(Tower Bridge)。

_

這座橋的主體是兩座高塔式的橋墩,因而得名「倫敦塔橋」。泰晤士河倫敦流域上有超過30座橋樑,倫敦塔橋是其中最受歡迎、也最知名的一座,同時更是倫敦的代表象徵,蜘蛛人曾在橋上戰鬥,哈利波特也曾騎著掃帚飛越她。

 

19世紀後期剛建成時,她還是座充滿工業革命風格的棕色鐵橋,直到70年代,為了紀念伊莉莎白女王登基25週年,才被重新粉刷成現在看到的紅、白、藍三色。塔橋重新粉刷後,不少人認為她品味盡失,顏色庸俗,但是人們也慢慢發現,她的明亮色調搭配復古塔身,遠看就像是座王冠,不知不覺中,大家接受了她的新樣貌,並且為之著迷。

 

連接兩座高塔的橋身分成上下兩層,上層通道曾經因為充斥著竊賊與風塵女子而一度關閉,如今這條空中走廊嵌著玻璃地板,讓遊客一覽橋體精美結構與泰晤士河的風景;而下層,則是泰晤士河上唯一一座會「打開」的橋面。

 

從前,要通過倫敦塔橋的船隻,必須在行駛到附近港口時,先吹響號角作為信號,許多人們站在岸邊一整天,就為了等待信號,一睹橋面上升的奇景。生於現代的人們就幸福得多,船隻會在二十四小時前完成登記,我們只需到橋下引擎室的螢幕確認好時間,便可以悠閒地坐在河岸看到這一幕。

_

那天我們抵達倫敦南岸時已是傍晚,夕陽灑在泰晤士河上,閃閃發光,倫敦塔橋亮起了燈,燈光也映著河面,遠遠看過去,真的很美。

 

對倫敦塔橋的美膩了嗎?其實不會,因為你總是能在這裡看到不同的風景;從河岸遠眺,她是座冠冕,站在橋上抬頭仰望, 她是一座城堡,從鋼鐵骨架中望向河面,她變成一扇窗 。每個角度的她,有著不同的樣貌。

 

後來想想,即使去倫敦塔橋的次數已數不清,可是只要一看到她,還是忍不住駐足、忍不住讚嘆。或許這就是大家都離不開倫敦的原因之一。

最貼地的「油湯匙」.jpg

最貼地的「油湯匙」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「老闆娘是不是變年輕了?」

 

坐在倫敦最知名的「Greasy spoon cafe」——Regency Cafe裡吃著英式早午餐,友人突然。我轉過頭看看老闆娘,或許因為休息幾個月未開業,她變得容光煥發。

 

每回在倫敦泰特美術館(Tate Britain)看展,結束後總會來這裡吃頓早午餐;攝政街(Regency Street)上好幾間「Greasy spoon」,一走近就能聞到濃濃的早餐香,循著香味走,便會聽到老闆娘中氣十足的叫喚聲。

-

千萬別把這種「cafe」跟歐式咖啡館(Café)混淆了:按字面上來看,油湯匙(Greasy spoon)怎麼也不像是優雅喝咖啡的地方。這裡賣的大多都是最傳統簡單的英式早餐,煎蛋、香腸、培根、燉豆和蘑菇,要怎麼搭配隨你開心。它不是山珍海味,也稱不上細緻,但就是一種熟悉安心的味道。

 

「油湯匙」這名字,因為一支200年前沒洗乾淨的油膩湯匙而來,早期被稱為「Working man’s cafe」,低價位、大份量的食物,是工人階級的最愛,即使到了現代,油湯匙餐廳仍舊維持著物美價廉的傳統,就連這裡的紅茶,都仍是英國人暱稱的「builder’s tea」——濃厚提神,最適合需要長時間工作的人。

 

有人將「Greasy spoon」譯作下等餐館,似乎還帶著點又髒又舊的印象,但其實對旅人來說,幾間倫敦知名的油湯匙餐館,早已經是旅遊時必須朝聖的景點之一,更不要說室內裝潢還有種裝飾派(Art deco)風格,坐在裡頭用餐,就像置身於一部老電影中。

-

隨著時代演變,倫敦的餐廳種類越來越多,又經過封城,油湯匙卻仍能屹立不搖的原因,便是自在。對附近的街坊鄰居而言,它如同自家的飯廳。

 

就像坐在我斜對角的大叔,突然起身走出店外,桌上的手機與報紙都沒帶走。

 

「炒蛋!吐司!是誰的?」老闆娘問。

 

「我的!」大叔從門口探了頭進來,「剛剛看到個老朋友,出去打個招呼啦。」

bottom of page